為何半路學醫者更容易成為名醫,其實他們都具有這些共性。

在中醫大興大熱的當下,中醫愛好者成千上萬,也許能出幾個名醫。近日,在翻閱中醫書籍中,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。

【開篇語】在中醫大興大熱的當下,中醫愛好者成千上萬,也許能出幾個名醫大笑大笑大笑

近日,在翻閱中醫書籍中,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。我們耳熟能詳、學習模拜的許多名醫,竟是半路學醫的。換而言之,行醫竟然是他們的第二職業。

為何半路學醫者更容易成為名醫,其實他們都具有這些共性。

比如醫中聖人的張仲景,滋陰派代表人物朱丹溪,近代傷寒大家張錫純、曹穎甫,現代扶陽派領軍人物李可等等。

名醫們學醫的原因各有不同,如

張仲景拜同郡的張伯祖為師,學習醫術,為官行醫兩不誤。朱丹溪初習儒家,文采出眾。因母親與老師許文懿患病難愈,43歲之時,改習醫術,終成一代大家。近代的張錫純曹穎甫也是因科舉屢試不中,時局動盪,轉而中年習醫,成為經方大家。

最奇特的是惲鐵樵與李可惲鐵樵初從事教學編譯工作,後因幾個兒子因傷寒病,被他醫作溫病誤治,發憤學醫,在內科和兒科領域頗為擅長。李可在監獄服刑中,他遇到了一位黃姓獄友,此人是中醫世家出身,兩人都是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而入獄。兩人惺惺相惜,終成摯友,黃姓獄友將他畢生所學傳授給李可。

為何半路學醫者更容易成為名醫,其實他們都具有這些共性。

李可

這些名醫之所以醫術有成,流芳百世,其實有以下幾個共同點。

第一 悟性高 古話說「不是聰明莫學醫」,名醫們悟性高於常人,學習常能舉一反三,見微知著,觸通旁類。

如李可老前輩天生是學醫的料,雖然沒有任何基礎,《傷寒雜病論》《黃帝內經》、《難經》、《易經》等醫學經典全部鑽研了個遍。出獄後,運用純中醫的理法方藥從事急症、重症救治,一生救治的重症、急症病人不計其數。由於醫術高超,有「現代張仲景」之美譽。

第二 文學功底厚 學醫之前,科舉雖屢試不中,但都是熟讀四書五經,寫的八股文章花團錦簇。學醫後,可以更好總結行醫經驗,臨床感悟,從而著書立說,流傳後世。

如張仲景著作有《傷寒論》《金匱要略》;朱丹溪有《丹溪心法》等;張錫純有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;曹穎甫有《經方實驗錄》等等。

為何半路學醫者更容易成為名醫,其實他們都具有這些共性。

第三 醫德高尚,一心為民 醫聖任長沙太守期間,每月初一、十五兩天堅持為貧苦百姓看病施藥,名醫們大都如此,免費診治,免費施藥。千百年來,為百姓們所傳頌。

【結語】名醫們學醫的初衷或有不同,結果卻是有同共睹,不斷促進了中醫事業的發展,造福了千千萬萬的百姓。

(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,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)

搜虎頭條, 发布者:杏林耤耘,轉載請註明出處:https://sohunews.net/jiankang/123413.html

讚! (0)
Previous 2024年2月15日 下午11:07
Next 2024年2月15日 下午11:07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