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兒困境:忍不住吼孩子,吼完又心疼、內疚?你可能陷入一個誤區

電影《你是好孩子》好多父母會發現,在育兒過程中,自己常常會陷入這樣的困境:看到孩子的一些壞習慣(如對作業拖拖拉拉,到睡覺時間總不肯去睡)時,心裡一開始想的是,“嘖,真是讓人看不慣!”;隨後轉念一想,“

育兒困境:忍不住吼孩子,吼完又心疼、內疚?你可能陷入一個誤區

電影《你是好孩子》

好多父母會發現,在育兒過程中,自己常常會陷入這樣的困境:

看到孩子的一些壞習慣(如對作業拖拖拉拉,到睡覺時間總不肯去睡)時,心裡一開始想的是,“嘖,真是讓人看不慣!”;

隨後轉念一想,“算了,忍一忍,不要又跟上次一樣,這次就隨他去吧”,想看看孩子接下來會怎麼做;

之後便看到孩子繼續在拖拉,或是程度升級時,心裡的火便慢慢升起來了,“越來越過分,真是忍無可忍”,於是便開口了;

但誰知之後孩子仍不聽,“氣爆!不罵不行了,真是欠揍!”,火氣大發,開始跟孩子“宣戰”,吼了孩子;

吼完之後,孩子在一旁哭著,一幅委屈樣,父母自己心裡的火也慢慢降下來,看著孩子難過的樣子,也不禁又心疼又內疚,“唉,怎麼又是這樣,怎麼老是控制不住自己呢……”

育兒困境:忍不住吼孩子,吼完又心疼、內疚?你可能陷入一個誤區

電視劇《以傢人之名》

“看不慣—好好說—忍無可忍—開吼—內疚”中反復循環,明明一開始是想好好跟孩子說的,但卻在不知不覺中,演變成吼孩子。

這讓不少父母很是苦惱,不知道到底該怎麼才能好好跟孩子溝通,也擔憂著這樣情緒化的溝通會傷害到孩子。

總控制不住吼孩子,該怎麼辦呢?

育兒困境:忍不住吼孩子,吼完又心疼、內疚?你可能陷入一個誤區

奇奇媽媽:

“我每次都告訴自己要好好說話,可是總是控制不住吼孩子。就最近的事情,早上起床要送我兒子上幼兒園,但他一直在賴床,穿個衣服都磨磨蹭蹭。

我和他爸著急上班,隻想把他趕緊送過去,於是我忍不住,狠狠地吼了他一頓,導致他一路哭哭啼啼地進了幼兒園大門。

來到辦公室,看到兒子進校門時的打卡照片,發現兒子一臉的難過,嘴巴噘得老高,樣子非常委屈,我的心裡頓時感到很內疚、很懊悔。

唉,類似這樣的例子生活中還有很多,我還發現孩子也越來越頻繁用吼來跟我們吵架,我想給他做一個好的溝通榜樣,也不想再看到孩子因為我們的情緒化溝通而委屈難過的模樣,但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做才好。

也有在網上看各種育兒視頻,但有時在情緒面前我學習的那些方法都是失效的……我真的是一個不合格的媽媽。”

育兒困境:忍不住吼孩子,吼完又心疼、內疚?你可能陷入一個誤區

電影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

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解讀:

對於愛孩子的父母,每次對孩子發一分鐘的火,可能需要用一整天一整夜來懊悔。

在奇奇媽媽的心中,或許有著一份“好媽媽”的評分表,每一次吼孩子,都會讓自己被扣分。

在事後的懊悔中,內疚心疼孩子之餘,可能還有著對自己的自責和身為父母沒有給孩子做好表率的挫敗感。

明明想要好好地跟孩子溝通,卻總是控制不住地吼孩子,這也讓人覺得很無力;

而在更加嚴格苛責自己之後,卻隻會讓自己更加難以控制情緒,更多體會到挫敗感和失控感,自我懷疑,對自己失去信心。

但其實,我們不可能做完美父母、滿分父母,但我們可以做真實、不斷成長的父母。

真實的父母,便會有真實的情緒;成長型的父母,便能與孩子形成合作的關系。

育兒困境:忍不住吼孩子,吼完又心疼、內疚?你可能陷入一個誤區

真實的父母

為人父母,無法忍受孩子的某些行為是正常的。

孩子做事情拖拉啦、亂丟玩具不肯收拾啦、吵著鬧著要買新玩具等等,可以說,整個育兒過程就像是父母做接球練習:

孩子會不斷向父母“投球”,如何接住、並很好地把球打回去,讓孩子也能接住球,往往體現出了父母的涵養和能力。

在過程中,孩子投出來的球有的角度清奇、有的高有的低、有的難以判斷落球點,作為接球方的父母會很累,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反應。這都是真實、正常的反應。

但大多數的我們,很少願意在孩子面前表露出來,在孩子做出一些我們無法接納的行為之後,假裝接納,但最後忍無可忍,便又是各種日常“吼孩子”。

育兒困境:忍不住吼孩子,吼完又心疼、內疚?你可能陷入一個誤區

電影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

其實大多數時候,我們的假裝接納,孩子都是能看出來的。

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“麥拉賓法則”,也被稱為“73855”定律。

這個法則說的是:人們對於一個人的印象,隻有7%來自於你說的內容,38%來自於你說話的語調,而55%來自外型與肢體語言。

我們的非言語信息,如說話時緊皺的眉頭、不自覺加重的語氣、緊繃的臉部等等,比起我們說的內容,孩子更快接收到的是這些。

而我們明明說著同意的意思,可傳遞給孩子卻是相反的感受,讓孩子陷入兩難的困境,不知該如何是好。

同樣地,如果我們在教育孩子時,表情、動作、語氣、語調等傳遞的情緒是憤怒的,孩子接收的信息有93%都是父母的脾氣,剩下的7%才是我們最想讓孩子聽明白的道理,而此時孩子也往往是聽不進去的。

育兒困境:忍不住吼孩子,吼完又心疼、內疚?你可能陷入一個誤區

電影《胡麗葉塔》

這也是為何我們學習了那麼多處理情緒的方法卻還是失效的原因。

面對內心翻湧的情緒,在應對、處理之前,我們需要先去面對、體驗。

所以,在感覺到自己的憤怒、煩躁時,覺得自己可能接下來沒辦法耐心跟孩子溝通時,不如先按下暫停,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,等待心情的平復,例如先轉身去洗把臉、做一下深呼吸、或是到陽臺看看風景等。

要知道,父母是人不是神,用真實的自我情感來界定孩子的行為對著自己來說是否可接納,更有利於實際問題的解決和親子關系的發展。

育兒困境:忍不住吼孩子,吼完又心疼、內疚?你可能陷入一個誤區

那麼,在做回我們真實的自己後,有哪些溝通技巧來幫助我們解決應對類似的情況呢?

1)積極的傾聽

有時候,當孩子自身的需求沒被滿足時,他便要“投球”了。

例如孩子說自己不想吃飯了、說不想做作業了、或者是跟小夥伴鬧矛盾,人傢不跟他玩了……孩子說得很簡短,也難以準確地說出他到底需要什麼;

而作為“接球”方的我們,可以學會解碼孩子到底想說什麼,用一些接納性的語言來一步步引導孩子打開心扉,讓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情感。

我們可以用一些不帶任何意見的回答,比如說“嗯,哦,繼續說吧,我聽著呢”、“真的嗎?快給我講講”、“發生什麼事了呢?”等等;

在孩子講述時,積極傾聽,然後學著去解碼孩子所講內容背後他的需求、情緒,並把自己的解碼信息反饋給孩子驗證。

育兒困境:忍不住吼孩子,吼完又心疼、內疚?你可能陷入一個誤區

電影《塔利》

而積極傾聽處於遇到問題的孩子,不僅可以讓孩子的情緒得到釋放,還可以讓親子相處中多了尊重和理解,親子關系更加親密。

同時,也能幫助孩子在與父母溝通聊天的過程中對問題進行更透徹的思考,嘗試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案,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主,更有責任感。

2)以“我”出發,跟孩子講出自己的真實感受

在這場投球練習中,有時候孩子發球了,但我們父母不一定有精力去接住這個球,有時因為工作太累人,有時我們自己有其他要事要處理,就像奇奇媽媽講的例子,自己也急著上班。

這時候,我們便很容易變得煩躁,不自覺地會去吼、指責孩子,說“你很煩啊!”、“你能不能不要那麼拖拉!”、“你不要那麼挑食!”等等。

這些其實是把矛頭指向了孩子,被孩子理解成父母對他的評價、指責;而這樣的談話方式也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防禦和攻擊。

而相反,當我們去覺察自己的感受,並說出自己的感受時,或許會是不一樣的結果。對不可接納行為進行描述,然後說出作為父母的感受,和這個行為的實際而具體的影響。

育兒困境:忍不住吼孩子,吼完又心疼、內疚?你可能陷入一個誤區

電影《奇跡男孩》

例如當你工作很累回到傢,隻想安安靜靜地躺著時,孩子卻在一旁看動畫片,還跟著裡面的人大聲地說臺詞、比動作時,我們該如何跟他溝通好呢?

可能我們一開始會讓孩子調低聲音,但處於興奮中的孩子可能難以聽進去。

說了兩三次後,孩子沒有聽時,疲憊的我們可能會失去了耐心,不自覺地調高聲調,又不小心演變成“吼孩子”了。

所以,不妨嘗試下換個說法:

“寶寶,媽媽知道你很喜歡這個動畫片,所以你很想跟著裡面的人說臺詞。

但是,媽媽現在感覺好累,太大聲的話媽媽感覺沒辦法休息,可不可以請你小聲一點呢?”

其實,孩子可能隻是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怎樣的哭鬧,而當我們能夠告訴他我們自己的真實感受,不去指責,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沖突,孩子也能慢慢學會去體諒別人的感受,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。

多問問孩子“你還需要我幫你做些什麼”,而不是質問孩子“你還能給我做到哪些”。

我們註定無法成為滿分父母,但可以做不斷成長的媽媽,隻有成為更好的自己,才會擁有更好的孩子。

“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顆樹,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,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!”

END

▎本文為廣州聽說吧心理咨詢中心原創文章,轉載時請標明出處,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,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。

搜虎頭條, 发布者:天天娛樂,轉載請註明出處:https://sohunews.net/qinzi/6568.html

讚! (0)
Previous 2024年2月5日 下午11:18
Next 2024年2月5日 下午11:18

相关推荐